旋挖機遇卵石鉆進工法(個人分享篇)
卵石地質在我們國家分布面積十分寬廣,主要以河道和地質淤積平原較常見,可分為沙卵、泥卵、純卵三種地質。
一起特點為施工對鉆具磨損極為嚴峻、易塌落、漏漿、單個地質還有鉆進難的問題。
鉆進工法
埋藏較淺的卵石層,主要出現在河道河灘兩邊,施工常見問題有下護筒難,孔口易塌落。對比較專業的寶峨鉆機來說用護筒驅動器,驅動護筒,鉆進40公分驅動護筒往下壓很易處理下護筒難和上面卵石層漏漿塌落等問題。
對于國產鉆機來說沒有護筒驅動器這套裝置,首先要把護筒下正,夯實孔口。這樣能避免施工中護筒下落大面積塌方所帶來的鉆機傾覆等事端發生。(這樣的地質鉆機下面鋪鋼板是必不可少的)
處理漏漿問題有多種方法,介紹一種方法,泥漿比重調的再大也護不住純卵石層,由于泥漿的比重遠不如卵石的比嚴重。特別卵石層的厚度在15米以上時,就大大增加了施工中事端發生的危險。
比方樁徑1.5米、設計孔深在-49米,上面-15米均是純卵石層和泥卵相結合,施工的工法應該取較干燥的黃粘土,倒入孔中,最好用0.6方的挖掘機往孔內倒黃粘土3-4鏟后,用旋挖機的鉆頭下到孔內反轉(用帶有通水孔的截齒撈沙斗),這樣黃粘土就被鉆頭強行抹到了孔壁上,鉆頭正轉一圈,提鉆2-3米,完后再往下挖40-50公分,重復這樣去做,直至挖過卵石層,后換直徑小于1.5米的鉆頭,最好是1.25米的鉆頭,往下挖直至孔底,再用1.5米的鉆頭擴孔直至成孔。采用這種工法的原因是:小直徑的鉆頭對孔壁的沖涮量小,降低塌孔和灌注超方的概率。 對于在深度大于30米的卵石層,以上方法無效,可選用其有針對性的方法。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小型旋挖機在各種復雜地形如何安全行走? 2016/8/18